• 首页
  • 本所概况
    • 所简介
    • 领导班子
    • 本所历史
    • 机构设置
  • 组织机构
    • 职能机构
    • 科研机构
  • 科技创新
    • 科技动态
    • 科研平台
    • 科技政策
  • 人才队伍
    • 产业体系专家
    • 专家库
  • 科技支撑
    • 仪器设备介绍
    • 试验基地
  • 乡村振兴
    • 支撑机构
    • 科技服务
    • 成果转化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群团活动
    • 创新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展 » 详细
环植所成功举办第十四期“热科论坛”
作者:环植所科技处 来源: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日期:2022-12-0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2022年第十四期“热科论坛”于11月28日召开,会议由我所李磊副研究员主持,围绕“重要经济作物害虫绿色防控基础”主题,邀请了杨鑫研究员、程代凤副教授及我所梁晓副研究员作学术报告并交流研讨,我所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及研究生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论坛。

会议现场.jpg

  中国农业科学院杨鑫研究员作了题为“蔬菜害虫烟粉虱杀虫剂抗性分子调控机制”的学术报告。杨鑫研究员提出了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过量引起的解毒代谢抗性是我国田间烟粉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的主导机制,阐释了导致我国田间烟粉虱对吡虫啉和噻虫嗪抗性的主要原因。此外,还从烟粉虱MAPK信号通路的主要组成部分解析,揭示了上游GPCR信号受体在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中的作用机制。杨鑫研究员团队率先揭示m6A甲基化参与昆虫杀虫剂抗性形成机制,为田间广泛发生的解毒抗性基因检测提供新思路,开辟了害虫抗性治理的新途径。

  华南农业大学程代凤副教授作了题为“橘小实蝇繁殖行为机制研究新进展”的学术报告。程代凤副教授介绍了全球实蝇的危害现状及防控难度,分别从蛋白诱剂的作用基础、实蝇雄虫性信息素合成的种间特异性机制和经卵传播的肠道微生物调控橘小实蝇产卵机制等三个方面阐释橘小实蝇繁殖行为的研究新进展,研究开发了基于调控雌虫繁殖行为的橘小实蝇防控新技术。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梁晓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次生代谢物质调控及其在木薯抗二斑叶螨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梁晓副研究员介绍了木薯作为粮食作物的重要性以及二斑叶螨危害的严重性。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从基因过表达、基因敲低和代谢物体外活性验证等技术去探讨木薯抗螨相关的次生代谢物及相关基因功能,解释了木薯抗二斑叶螨的分子机制。

  与会科研人员结合自身的研究工作,与三位专家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琼ICP备19003759号-5
 
  • 首页
  • 本所概况
    • 所简介
    • 领导班子
    • 本所历史
    • 机构设置
  • 组织机构
    • 职能机构
    • 科研机构
  • 科技创新
    • 科技动态
    • 科研平台
    • 科技政策
  • 人才队伍
    • 产业体系专家
    • 专家库
  • 科技支撑
    • 仪器设备介绍
    • 试验基地
  • 乡村振兴
    • 支撑机构
    • 科技服务
    • 成果转化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群团活动
    • 创新文化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招聘
  • 科技进展
  • 媒体资讯
  • 政策法规
  • 文明创建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进展

环植所成功举办第十四期“热科论坛”

作者:环植所科技处 来源: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表时间:2022-12-01 点击: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2022年第十四期“热科论坛”于11月28日召开,会议由我所李磊副研究员主持,围绕“重要经济作物害虫绿色防控基础”主题,邀请了杨鑫研究员、程代凤副教授及我所梁晓副研究员作学术报告并交流研讨,我所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及研究生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论坛。

会议现场.jpg

  中国农业科学院杨鑫研究员作了题为“蔬菜害虫烟粉虱杀虫剂抗性分子调控机制”的学术报告。杨鑫研究员提出了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过量引起的解毒代谢抗性是我国田间烟粉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的主导机制,阐释了导致我国田间烟粉虱对吡虫啉和噻虫嗪抗性的主要原因。此外,还从烟粉虱MAPK信号通路的主要组成部分解析,揭示了上游GPCR信号受体在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中的作用机制。杨鑫研究员团队率先揭示m6A甲基化参与昆虫杀虫剂抗性形成机制,为田间广泛发生的解毒抗性基因检测提供新思路,开辟了害虫抗性治理的新途径。

  华南农业大学程代凤副教授作了题为“橘小实蝇繁殖行为机制研究新进展”的学术报告。程代凤副教授介绍了全球实蝇的危害现状及防控难度,分别从蛋白诱剂的作用基础、实蝇雄虫性信息素合成的种间特异性机制和经卵传播的肠道微生物调控橘小实蝇产卵机制等三个方面阐释橘小实蝇繁殖行为的研究新进展,研究开发了基于调控雌虫繁殖行为的橘小实蝇防控新技术。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梁晓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次生代谢物质调控及其在木薯抗二斑叶螨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梁晓副研究员介绍了木薯作为粮食作物的重要性以及二斑叶螨危害的严重性。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从基因过表达、基因敲低和代谢物体外活性验证等技术去探讨木薯抗螨相关的次生代谢物及相关基因功能,解释了木薯抗二斑叶螨的分子机制。

  与会科研人员结合自身的研究工作,与三位专家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责任编辑:eppiadmin)

Copyright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监制 琼ICP备19003759号-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