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所概况
    • 所简介
    • 领导班子
    • 本所历史
    • 机构设置
  • 组织机构
    • 职能机构
    • 科研机构
  • 科技创新
    • 科技动态
    • 科研平台
    • 科技政策
  • 人才队伍
    • 产业体系专家
    • 专家库
  • 科技支撑
    • 仪器设备介绍
    • 试验基地
  • 乡村振兴
    • 支撑机构
    • 科技服务
    • 成果转化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群团活动
    • 创新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展 » 详细
环植所在西沙岛礁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驱动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谭华东 来源: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日期:2022-07-07

  近日,中国热科院环植所农业环境研究团队在西沙岛礁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驱动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报道了外源植物与土壤的引入会提升西沙群岛岛礁原生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赋存和健康风险。

   

  PAHs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主要有机污染物。引入外来植物与土壤是热带岛礁园林绿化与土壤改良中普遍应用的两种手段,但其对岛礁土壤中PAHs残留动态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此开展了我国南海岛礁永乐群岛和宣德环礁群岛在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和土壤来源下土壤中PAHs的赋存、来源和风险研究。研究证实,岛礁土壤中的PAHs污染水平较低,且PAHs分布具有空间异质性;明确了岛礁土壤中PAHs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地表植被覆盖和土壤来源密切相关;揭示了虽然土壤引入导致PAHs致癌风险(ILCR)升高,总体健康风险仍处于极低值,但需关注今后引入植物和外源土壤持续输入的环境健康风险。这项研究对热带礁岛的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外来植物/土壤有较多引入的区域。

   

  该研究成果以“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surface soils of tropical reef islands in China under external plant and soil introduction: Occurrence, sources, risk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soil properties, vegetation cover, and soil source”为题发表于《Chemosphere》(JCR一区,TOP期刊,2021年IF=8.943),作者为:谭华东(第一作者)、吴秋敏、王传咪、吴东明、崔艳梅、李勤奋、武春媛(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南海岛礁土壤质量跟踪调查与评估,NFZX-2021)资助。

西沙岛礁土壤中PAHs的赋存、驱动因素及健康风险评估示意图.jpg

西沙岛礁土壤中PAHs的赋存、驱动因素及健康风险评估示意图

   

  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2.135556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琼ICP备19003759号-5
 
  • 首页
  • 本所概况
    • 所简介
    • 领导班子
    • 本所历史
    • 机构设置
  • 组织机构
    • 职能机构
    • 科研机构
  • 科技创新
    • 科技动态
    • 科研平台
    • 科技政策
  • 人才队伍
    • 产业体系专家
    • 专家库
  • 科技支撑
    • 仪器设备介绍
    • 试验基地
  • 乡村振兴
    • 支撑机构
    • 科技服务
    • 成果转化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群团活动
    • 创新文化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招聘
  • 科技进展
  • 媒体资讯
  • 政策法规
  • 文明创建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进展

环植所在西沙岛礁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驱动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谭华东 来源: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表时间:2022-07-07 点击: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

  近日,中国热科院环植所农业环境研究团队在西沙岛礁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驱动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报道了外源植物与土壤的引入会提升西沙群岛岛礁原生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赋存和健康风险。

   

  PAHs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主要有机污染物。引入外来植物与土壤是热带岛礁园林绿化与土壤改良中普遍应用的两种手段,但其对岛礁土壤中PAHs残留动态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此开展了我国南海岛礁永乐群岛和宣德环礁群岛在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和土壤来源下土壤中PAHs的赋存、来源和风险研究。研究证实,岛礁土壤中的PAHs污染水平较低,且PAHs分布具有空间异质性;明确了岛礁土壤中PAHs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地表植被覆盖和土壤来源密切相关;揭示了虽然土壤引入导致PAHs致癌风险(ILCR)升高,总体健康风险仍处于极低值,但需关注今后引入植物和外源土壤持续输入的环境健康风险。这项研究对热带礁岛的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外来植物/土壤有较多引入的区域。

   

  该研究成果以“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surface soils of tropical reef islands in China under external plant and soil introduction: Occurrence, sources, risk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soil properties, vegetation cover, and soil source”为题发表于《Chemosphere》(JCR一区,TOP期刊,2021年IF=8.943),作者为:谭华东(第一作者)、吴秋敏、王传咪、吴东明、崔艳梅、李勤奋、武春媛(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南海岛礁土壤质量跟踪调查与评估,NFZX-2021)资助。

西沙岛礁土壤中PAHs的赋存、驱动因素及健康风险评估示意图.jpg

西沙岛礁土壤中PAHs的赋存、驱动因素及健康风险评估示意图

   

  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2.135556

(责任编辑:eppiadmin)

Copyright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监制 琼ICP备19003759号-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