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所概况
    • 所简介
    • 领导班子
    • 本所历史
    • 机构设置
  • 组织机构
    • 职能机构
    • 科研机构
  • 科技创新
    • 科技动态
    • 科研平台
    • 科技政策
  • 人才队伍
    • 产业体系专家
    • 专家库
  • 科技支撑
    • 仪器设备介绍
    • 试验基地
  • 乡村振兴
    • 支撑机构
    • 科技服务
    • 成果转化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群团活动
    • 创新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服务 » 详细
跨体系合作,摸清海南荔枝蜜蜂授粉现状
作者:高景林 来源: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日期:2024-03-18

      3月13-16日,为摸清海南荔枝蜜蜂授粉现状,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吴黎明研究员、海口综合试验站高景林团队联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家保团队、海口综合试验站王祥和团队、海南省荔枝产业技术西部综合试验站和东部综合试验站共同组建调查组,通过向海南北部荔枝最大主产区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及秀英区永兴镇的荔枝种植户和蜂农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摸清荔枝花期用药与蜜蜂访花采蜜情况。

图1.jpg

      调查发现,荔枝种植户普遍认为荔枝授粉媒介多,尤其通过风媒传粉可以达到授粉效果,蜜蜂授粉虽有作用,但增产效果不明显,且蜜蜂授粉增产效果远不及荔枝蒂蛀虫为害带来的减产损失,因此种植户常在荔枝花期通过人工或无人机喷药方式防治蒂蛀虫、卷叶蛾、炭疽病等病虫害,以免造成荔枝减产。此外,荔枝种植多以小规模经营管理为主,规模从几亩到两三百亩,受品种、树体、种植者经验差异及气候影响,导致物候期不同,从而使得喷药时间、药剂种类不同,容易造成蜜蜂中毒现象。

      调查组进一步了解发现,荔枝花蜜很多,蜂农不请自来。蜂农既没有和当地村委会、荔枝协会报备,也没有和周边荔枝种植户沟通,仅与放蜂场地主人联系。因此,荔枝种植户对蜂农何时来何时走一无所知,打药无法提前通知到蜂农,导致蜜蜂中毒,蜂群繁殖困难,群势不强,大多在10框左右,不到成熟蜜采蜜群的50%。此外还了解到,本地蜂场基本不进荔枝场地,外地转场蜂场是前几年的30%左右,因此荔枝场地的蜂群数量越来越少。

图2.jpg

      可见,问题主要是荔枝种植户与蜂农之间沟通不畅、荔枝种植户对蜜蜂授粉作用认识不足等。假如蜂农不在荔枝花期放蜂,海量的荔枝花蜜会白白浪费,荔枝授粉也可能会受到影响。调查组得出结论,摸清荔枝花期前后病虫害危害规律,科学用药,发挥蜜蜂授粉与采蜜优势,将带动荔枝和蜂产业双丰收。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琼ICP备19003759号-5
 
  • 首页
  • 本所概况
    • 所简介
    • 领导班子
    • 本所历史
    • 机构设置
  • 组织机构
    • 职能机构
    • 科研机构
  • 科技创新
    • 科技动态
    • 科研平台
    • 科技政策
  • 人才队伍
    • 产业体系专家
    • 专家库
  • 科技支撑
    • 仪器设备介绍
    • 试验基地
  • 乡村振兴
    • 支撑机构
    • 科技服务
    • 成果转化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群团活动
    • 创新文化

乡村振兴

  • 支撑机构
  • 科技服务
  • 成果转化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服务

跨体系合作,摸清海南荔枝蜜蜂授粉现状

作者:高景林 来源: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表时间:2024-03-18 点击: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

      3月13-16日,为摸清海南荔枝蜜蜂授粉现状,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吴黎明研究员、海口综合试验站高景林团队联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家保团队、海口综合试验站王祥和团队、海南省荔枝产业技术西部综合试验站和东部综合试验站共同组建调查组,通过向海南北部荔枝最大主产区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及秀英区永兴镇的荔枝种植户和蜂农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摸清荔枝花期用药与蜜蜂访花采蜜情况。

图1.jpg

      调查发现,荔枝种植户普遍认为荔枝授粉媒介多,尤其通过风媒传粉可以达到授粉效果,蜜蜂授粉虽有作用,但增产效果不明显,且蜜蜂授粉增产效果远不及荔枝蒂蛀虫为害带来的减产损失,因此种植户常在荔枝花期通过人工或无人机喷药方式防治蒂蛀虫、卷叶蛾、炭疽病等病虫害,以免造成荔枝减产。此外,荔枝种植多以小规模经营管理为主,规模从几亩到两三百亩,受品种、树体、种植者经验差异及气候影响,导致物候期不同,从而使得喷药时间、药剂种类不同,容易造成蜜蜂中毒现象。

      调查组进一步了解发现,荔枝花蜜很多,蜂农不请自来。蜂农既没有和当地村委会、荔枝协会报备,也没有和周边荔枝种植户沟通,仅与放蜂场地主人联系。因此,荔枝种植户对蜂农何时来何时走一无所知,打药无法提前通知到蜂农,导致蜜蜂中毒,蜂群繁殖困难,群势不强,大多在10框左右,不到成熟蜜采蜜群的50%。此外还了解到,本地蜂场基本不进荔枝场地,外地转场蜂场是前几年的30%左右,因此荔枝场地的蜂群数量越来越少。

图2.jpg

      可见,问题主要是荔枝种植户与蜂农之间沟通不畅、荔枝种植户对蜜蜂授粉作用认识不足等。假如蜂农不在荔枝花期放蜂,海量的荔枝花蜜会白白浪费,荔枝授粉也可能会受到影响。调查组得出结论,摸清荔枝花期前后病虫害危害规律,科学用药,发挥蜜蜂授粉与采蜜优势,将带动荔枝和蜂产业双丰收。

(责任编辑:eppiadmin)

Copyright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监制 琼ICP备19003759号-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